首页

冷柔女王在线视频

时间:2025-05-25 20:21:02 作者:广西龙胜山洪灾害救援:发现3名失联人员 均无生命体征 浏览量:40746

  中新社北京10月12日电 (记者 庞无忌)在中国央行等部门9月末宣布降准降息、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等“五箭齐发”支持房地产市场后,财政部10月12日又祭出财税重拳,促进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缓解房企流动性风险。业内专家认为,四季度,房地产“一揽子”配套政策有望加速落地,以支持楼市止跌回稳。

  其一,允许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

  财政部表示,支持地方政府使用专项债券回收符合条件的闲置存量土地,确有需要的地区也可用于新增的土地储备项目。此前自然资源部已发文明确,收回收购土地用于保障性住房的,可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予以支持;央行也表示研究允许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贷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市场化收购房企土地。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表示,此次财政部进一步明确允许专项债用于土地储备,有助于加快闲置存量土地的收回收购节奏,促进市场“去库存”,推动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综合来看,盘活闲置存量土地的各项配套资金有望加速跟进落实,支持房企合理退地、换地,对于地方政府、房企等均将产生实质性利好。

  化解库存之外,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此次会议明确了专项债还可用于新增土地储备,这是一个重大变化,将有助于突破当前国企、城投债务对土地盘活和储备的制约。

  其二,支持收购存量房,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

  财政部指出,用好专项债券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各地保障性住房,同时,继续用好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支持地方更多通过消化存量房的方式来筹集保障性住房的房源。这意味着更多资金将进入存量房盘活领域。

  陈文静表示,此前官方提到更多的是央行设立3000亿元人民币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用于已建成未售商品房,此次财政部明确地方政府专项债可用于收购存量商品房,同时也指出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也将更加侧重支持消化存量房。更多资金进入市场,有望加大已建待售存量商品房的去化力度,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透露,各地今年一项重要工作是系统梳理了存量住宅用地和项目清单。他认为,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后,将大幅增加其收购存量土地、房源的能力,有助于批量、快速化解库存,平衡市场供需。

  其三,调整优化相关税收政策。

  财政部透露,正在抓紧研究明确与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相衔接的增值税、土地增值税政策。下一步,还将进一步研究加大支持力度,调整优化相关税收政策。

  李宇嘉认为,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后,交易税费将出现明显下降。如购买144平方米以上住房的契税将从3%下降至1%。房企涉及的土地增值税或将取消预缴,直接转到竣工验收后的清算环节,这将给开发商节约土地价款1%-3%的税负。除此之外,税收政策将会是后续的重点,未来或降低、减免二手房交易契税、增值税、个税等。税费下调将产生“降成本”效应,释放部分购房需求。

  严跃进认为,年内房地产相关工作重点可能出现变化,即:对新建的,要适当控制;对存量的,要加快盘活、消化。

  9月底以来,央行等金融主管部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接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一揽子”增量政策具体举措。陈文静认为,随着各项政策不断落地,房地产市场的改善值得期待。(完) 【编辑:邵婉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驻华使节和机构代表参访襄阳

“只有开放的中国,才会成为现代化的中国。”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

30声枪响,多人受伤 美国费城发生大规模枪击事件

广州5月4日电 (记者 程景伟)2024年是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5月3日至4日,歌剧《马可·波罗》重现广州大剧院舞台。

2024年世界定向排位赛在陕举行

“所有投资算我个人的,风险我来担,丰收了就算集体的。”宋伟到外地“取经”,学会羊肚菌种植技术后,再在全社区大力推广,让老百姓共同参与,共同致富。

英国华侨华人庆祝“华文教师节”二十四周年

8日,全球马坛年度盛事“2024浪琴香港国际赛事”在沙田马场举行,今年赛事吸引了54匹世界级佳驷获选竞逐,来自中国香港、日本、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美国等国家及地区。而新一份施政报告也提出要积极推动赛马旅游,对此罗淑佩认为,可以从多个方面推动相关工作,比如通过推动高端旅客增长、举办高质量赛事等,展现香港赛马品牌,这也是特区政府未来的重点工作方向。(完)

新能源首次成中国南方五省区第一大电源类型

近年来,我国科技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农村光纤宽带、移动互联网等加快发展,截至2023年底,全国行政村通5G比例超80%。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累计建设益农信息社46.8万个,为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各类信息服务超10.8亿次。各地纷纷建立智慧乡村平台,推动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科技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不仅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还推进乡村管理和服务模式创新,为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